第八十二章 沮授出任赵国国相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正南,方才我刚进入赵国境内,百姓富有朝气,盗贼销声匿迹,与冀州其他郡国大不相同,是你做的吗?”秦锋笑着问。

审配微微一愣,他没想到秦锋观察的如此仔细。

看来,这个朝廷册封的破虏将军,兼冀州牧,不是泛泛之辈。

自从国相被黄巾军杀死之后,审配这个主簿,当仁不让地接过治理赵国的大任。

可惜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黄巾军抢的抢,烧的烧,留给审配的,只有少得可怜的粮草。

审配为了救民,不但写信向家里要粮,还跟赵国世家大族借粮。

汉末各地贪污成风,审配怕粮食被各级官员贪墨,亲自跑到各县、各村,监管分粮。

这一个多月,审配睡得比狗晚,气得比鸡早。

幸亏效果显著,带着全赵国百姓,完成夏种。

他分出的粮食,也足够支持百姓们坚持到秋收。

至于流寇土匪,审配先是张贴告示,官府会亲自给这些人分粮分地,支撑他们完成秋收。

对于那些冥顽不灵,负隅顽抗的流寇土匪。

审配率领郡兵,统统剿灭。

一来二去,盗贼自然销声匿迹。

审配并未居功自傲,谦逊地回答:“正是正南。”

“好,你做的非常好。”秦锋连连夸赞,“我要上表朝廷,封你为巨鹿郡太守。”

“谢将军,但正南想留在赵国,赵国百废待兴,需要人来管理。”审配拱手推辞。

士人做官,谁不想从主簿升迁到太守。

但审配是个好官,他不忍心,放任不管自己呕心沥血治理起来的赵国。

秦锋知道让审配做巨鹿郡太守,他心里抵触。

不过局势严峻,巨鹿郡是冀州黄巾军起义的根据地,受损最为严重。

眼下,审配最为合适。

他做官几年,又把赵国治理的井井有条。

派审配去,他肯定能把巨鹿郡恢复过来。

“正南放心。”秦锋把身后的沮授拉到审配面前,“沮授,沮公与,我的别驾,他来做赵国的国相。”

沮授表面毕恭毕敬,向审配拱手行礼,“请审兄放心,公与定能治理好赵国,不负审兄心血。”

话语间满是自信,沮授心里却掀起滔天巨浪。

哪有刚出仕,便是一方太守的。

沮授受宠若惊,十分感激秦锋的赏识。

他决定不辜负秦锋的看重,定在赵国做出一份成绩。

审配上下打量沮授,有些不信任这个年轻人。

“秦将军,若是正南没记错的话,沮公与应该是巨鹿广平县沮家的嫡长子,之前从未做过官,出仕没多久,便是一方太守,是否有些不妥。”

沮授在乡野中素有名气,又出身世家大族。

审配是魏郡阴安县大族审家的家主,对沮授这个年轻人有些印象。

他或许真的有些才学,但审配不信,沮授一个做官没多长时间的年轻人,会治理好偌大的赵国。

沮授听出审配话里的意思,他年轻气盛,当即争辩起来,“霍去病十八岁便被封为冠军侯,公与虽不才,但有信心治理好赵国。”

审配微微皱眉,决定考考沮授的政务,看他到底几斤几两。

“现赵国境内已普遍完成夏种,百姓家中也有足够的粮食坚持到秋收,但这些粮草,是赵国大族们借的,敢问公与,你如何还他们粮草?”

沮授沉思片刻,迅速做出回答,“不用还,官府采购的布匹、武器、甲胄等诸多物资,今后由世家大族负责。”

审配闻言,先是一惊,后是大喜。

官府人员众多,采购的物资不但花费巨大,还十分繁杂。

很多时候,出门采购的官员,都会从中饱私囊,吃回扣。

直接交给世家大族,砍去官吏出门采购的权力,省力还省钱。

一旁的秦锋面色严肃,提出疑问。

“公与,你这样做有个漏洞,世家大族会恶意出价,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。”

“主公放心。”沮授胸有成竹,“官府欠的粮食,便是大族们交的保证金,要是他们敢以次充好、漫天要价,欠的粮食就不用再还。”

好计策!

把官府欠的粮草,变成大族们为承包物资采购出的保证金。

化被动为主动,沮授不愧是冀州谋士集团的代表。

世家大族分得清利弊,接下官府物资采购,能得到多少油水,他们心知肚明。

没人会放着诸多利益不要,去要回借出去的粮食。

那些粮食才几个钱,远不如承接官府的物资采购。

审配欣赏地看着沮授,初步认可了面前的年轻人。

他接着问:“此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