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 卢植震怒(1 / 1)

加入书签

【恭喜!宿主获得三千匹蜀锦】

【恭喜!宿主获得三千斤黄金】

【恭喜!宿主获得两千万斤大米】

【恭喜!宿主获得三千万斤小米】

三千匹蜀锦?

正好可以当做聘礼,不过有一说一,盲盒的爆率依旧感人。

最近几天,秦锋在为聘礼的事情发愁。

他是列侯,蔡琰又是大女蔡邕的女儿,婚礼绝不能含糊。

秦锋对于三书六礼这些不了解,为了不出乱子,把婚事交给卢植操办。

卢植办事利落,很快来到下聘礼这步。

这要秦锋自掏腰包,于是他开完多日积攒的盲盒,想看看能不能出来适合作聘礼的东西。

蜀锦产于益州,因为其运输困难、产量稀少,一匹难求。

三千匹蜀锦,加上三千斤黄巾,以及卢植购买的一些其他东西。

秦锋聘礼的豪华程度,除了皇家,在整个大汉难找出第二家。

卢植写完礼单,乘机提出想说许久的要求。

“秦将军,我一直待在邺城,那些黄巾俘虏,需要我赶紧去教化他们,以免他们霍乱冀州。”

秦锋闻言愣住许久,合着卢植还想着那些黄巾俘虏。

“卢老,你觉得邺城守军如何?”秦锋没有正面回答,问起卢植对麾下官兵的看法。

卢植毫不吝啬地赞许守军,言语中很是肯定,“邺城的将士们军纪严明,待百姓宽厚,是个仁义之师。”

“有没有可能,卢老嘴中的仁义之师,是之前的黄巾俘虏。”秦锋面带笑容,看着卢植,“卢老,现在还觉得他们会霍乱冀州吗?”

卢植震惊地望着秦锋,难以置信。

几个月前军纪涣散、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,居然成了今天的官兵!

关键,这些官兵,看起来就是精兵悍将,全然没有一点黄巾军的影子。

“你...你是怎么做到的?用真么多的时间,把他们练成这样?”卢植哆哆嗦嗦地问。

“无他。”秦锋有逼不装,犹如锦衣夜行,“让士卒们吃好喝好、奖罚分明就行了。”

“啊?”

见卢植不相信,秦锋开口解释,“我军将士,每天三顿肉粥,每顿一个鸡蛋,一两咸菜。”

“阵亡了有抚恤金,一千斤小米,外加三亩良田。”

“还有奖罚制度,杀敌人就给钱,杀得越多,职位越大,靠军功坐上将军,不再是梦。”

卢植活了大半辈子,平生第一次对财大气粗,有了具体的感受。

秦锋到底有多少粮草金银,敢给官兵真么好的待遇。

他这样练兵,黄巾俘虏们在短短几个月,变成颇具战斗力的精兵,也就不奇怪了。

“怪不得,秦将军好手笔。”卢植拱手佩服,“既然如此,等秦将军大婚之后,我马上返回洛阳。”

秦锋可不会放卢植离开,讲武堂和政法学院,都需要他来坐镇。

再说,卢植大儒的名头,光是留在身边,影响力每天库库往上涨。

“别,虽然您不用教化黄巾俘虏,但冀州的百姓,还需要卢老留下。”秦锋连忙挽留。

卢植不解,他怎么会跟冀州百姓扯上关系,“冀州百姓?他们需要我?”

“不错。”秦锋点点头,画起大饼,给卢植描绘出完美的未来,“冀州遭到黄巾破坏严重,官吏更是被黄巾军杀的不计其数。”

“现在冀州各郡国,官吏稀少,所以我想盖个书院,培养一批官吏,所以要来卢老和蔡老,两位当世大儒,来助我培养能治理好百姓的官吏。”

卢植默不作声,渐渐看出端倪。

又是囤粮养兵,又是培养官吏,怎么看,秦锋都是居心叵测。

他卢植,食汉禄,为汉臣,断然不会为汉贼做事。

“秦将军,你有些僭越了。”卢植冷冷地说。

秦锋意识到卢植看出自己用心不良,干脆不再隐瞒,拱手三问,“卢老,我一心为民,何为僭越?”

“商替夏,周反商,秦吞周,汉灭秦,这难道不是历史大势?”

“若是天下人都推举一个贤名的君主,只有一人反对,这个人岂不是与天下人背驰?”

卢植张口,想辩解什么,却发现无从下手。

秦锋的每个行动、每个政策,无一不对百姓有利。

况且,他说的确实是历史大势,卢植反驳不了。

至于违背天下人的意志,卢植更不能做。

“卢老,孔子的学生中,各国兼有,他们学成回去之后,也没有报效孔子的母国。”秦锋做出让步,“您教好学生,不问世俗就行。”

“说不准,卢老日后和孔子相比,有过之而不及,成为后世儒生学习的对象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