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阳谋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好,就依奉孝所言,老规矩,你写政令,我盖章,写好差人送到各郡,直至每个县城。”

“等下。”秦锋制止郭嘉正要下笔的双手,说:“既然要传到全冀州,就别用我大婚的由头,说我观百姓疾苦,不忍徒增百姓负担,特意减免一年赋税。”

郭嘉愣住,很快想明白其中利害。

大婚不如因为百姓生活困苦,特意取消一年赋税来的正大光明。

“主公大才,奉孝不及也。”郭嘉敬佩道。

秦锋摆摆手,不理会郭嘉的马屁,接着补充,“去问世家大族们要些蒸馏酒、精盐,一并送去。”

蒸馏酒比精盐的制作过程困难,既然他们能弄出前者,后者肯定也被造了出来。

好东西必须要找人帮忙宣传,而且光送喜帖,显得非常单调。

一举两得,不但能把蒸馏酒、精盐的知名度打出去,还能防止他们收了喜帖,不过来送礼。

邺城的家主们,都是人精,他们收到秦锋的消息,立刻明白其中用意。

送给朝中重臣品尝,让他们免费宣传的机会,这些家主绝对要把握住。

不多时,喜帖、政令,连同一车车蒸馏酒、精盐,一并从邺城发出,朝着各地分发。

几日过后,中山国治所卢奴。

刘备坐在太守府的主座上,看着手里的喜帖和政令,犯起了难。

他们兄弟三人出身于微末,张飞算是三人中家境最好的。

但光是招募乡勇,打造武器就花费了张飞所有资产,外加商贾张世平、苏双的资助。

幸亏三人扫荡境内流寇土匪,缴获了不少钱财和粮草。

又因为关羽、张飞勇猛,刘备裁掉大部分郡兵、县兵。

依照秦锋政令,免除中山国百姓一年赋税,刘备现有的资产,勉强能维持郡内官吏、官兵开支。

再说,这是利于百姓的良政,刘备就是紧衣缩食,也要减免境内百姓一年的赋税。

不过,秦锋的大婚,让刘备头疼不已。

秦锋是刘备的恩人,又是顶头上司,于情于理,他都要准备贺礼。

关键在于,整个中山国穷的叮当响,根本没有闲钱。

突然,外面传来粗犷的笑声。

“哈哈哈!大哥!快来出来看看,是谁来了。”

刘备听到张飞的声音,顿感好奇,连忙出门迎接。

“见过刘太守。”两个穿着华贵、一高一矮、一胖一瘦的中年男子,朝刘备拱手行礼。

“恩人?”刘备迟疑地扶起二人,直到看清他们的长相,激动地握着二人的手,把他们拉到屋内,“快随备进屋,咱们好好聚聚。”

来人正是资助过刘备的苏双、张世平。

待他们入座,刘备命人抬出蒸馏酒、以及用精盐制成的菜肴,放在二人面前。

两人嘴唇刚碰到酒杯,便意识到了不对。

这酒,太淳朴了!

他们经商多年,喝过天下九成九的美酒。

但在此酒面前,那些所谓的美酒,全加起来也抗衡不了。

“刘太守,敢问此酒是何物?”

刘备同样被蒸馏酒震惊到,回答:“这是秦将军送来的,一并送来的还有精盐,你们面前的菜肴,就是用此盐炖煮的。”

秦将军?

他们是中山人,知道刘备口中的秦将军,是冀州牧秦锋。

没想到,蒸馏酒居然出自秦锋之手。

那这精盐?

苏双、张世平顾不得礼仪,夹起块炖菜便品尝。

“嘶!竟然没有一点苦涩味。”

“我曾有幸吃过皇盐,还没此盐一半厉害。”

二人对视一眼,多年的默契,让他们心照不宣。

一定要拿到这两物的制作方法!

洛阳的杜康酒,一万钱一坛,皇盐更是贵重,一万钱半斤。

他们估计,蒸馏酒定价两万钱一坛,精盐定到两万钱半斤,都会供不应求。

二人嗅到了巨大的商机,他们决定,定要去拜访秦锋。

“哎。”刘备重重叹息,看起来闷闷不乐。

两人察觉,不解地问:“半年前,刘太守还是布衣,现在成为一方太守,多少人羡慕不来,何故唉声叹气?”

刘备把秦锋大婚一事,告诉二人。

“说来惭愧,备手头拮据,拿不出贺礼。”

苏双、张世平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惊喜。

苏双拍案惊起,拱手说:“这有何难?我们出钱,帮刘太守筹备贺礼,太守只需要告诉我们,秦将军需要什么。”

刘备沉思片刻,想到秦锋手下骑兵稀少,猜测他可能缺少良驹。

“战马吧。”

“好。”张世平插话,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